学校简介2021年招生章程中外合作办学2021招生专业介绍2021招生计划合作办学招生官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硅酸盐专业科,是当时的建材部布局设立,迄今已拥有近六十余年办学历史。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4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奖网评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10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8人。曾先后派出教师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核心的学术科研团队和以中青年博士、硕士为骨干的教学团队。

学院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焊接技术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河南省一流专业、河南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与“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还是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目前有在校生2600余人。

学院教师目前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省级项目38项。近三年来,全院教师取得科研成果48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13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0余项,参加各类国内外学术会议60余次。

学院“材料学”是河南省第八批、第九批重点学科;拥有5个省级科研平台。现有实验室面积近8000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拥有6个实验中心、3个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基地),其中水泥生产模拟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学院还在省内外建设了3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自编或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编出版了特色教材近20部。学院还重视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组建有“建材研究院”、“郑州大学洛阳研究院”、“河南省绿色建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洛阳市光伏产业联盟”、“洛阳市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余家家单位在学院设立了联合实验室或产品研发中心。

学院重视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各种课外科技与公益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有百余名同学参加了数十项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或其他学科竞赛,获得各级各类奖项60余项,包括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全国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三等奖等。此外,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来利用寒暑假及洛阳牡丹文化节组织学生开展了30多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度超过60%,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良好的软硬件条件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毕业生质量受到了广大毕业生、校友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多年来,材料学院40%以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考取各级公务员,一次性平均率达到95%以上。

2021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按照一本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按照材料类专业大类招生,学生在第三学期根据志愿和成绩分专业及课程模块进行培养。

专业简介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河南省一流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建材行业,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和科学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文与工程素养并重;掌握扎实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产品研发、工艺及设备设计、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及服务等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图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无机材料岩相学、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粉体工程、无机材料工艺学(校企)、无机材料生产技术与设备(校企)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与材料学科相关的领域从事工艺设计、技术开发与改造、新产品设计与研发、生产制造及质量过程控制、技术与企业管理、产品工程应用、产品营销与服务、教学科研等工作。近五年,该专业45%以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考取各级公务员,一次性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河南省一流专业,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立足洛阳、面向全国行业企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文与工程素养并重,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电子技术、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能胜任模具设计与制造、型材成型及控制、焊接技术与自动化、3D打印技术、微电子技术领域的设计、生产、检测、工程应用、开发及技术管理等岗位工作,能独立承担研究、开发工作;具有获得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执业(职业)资格的能力;具有工程创新潜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主要服务于建材、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自动控制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建模软件及应用、逆向工程技术、3D打印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微电子技术及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面向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力电器、国防军工、能源化工、半导体等行业,在模具设计与制造、型材成型及其自动化控制、3D打印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近五年来,该专业40%以上毕业生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考取各级公务员,一次性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

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化学建材行业,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能在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改性、塑料及复合材料模具设计、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新材料开发、工艺与模具设计、技术开发与改造、科学研究、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本专业面向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向高分子建材行业,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生产、加工、制造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校企)、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技术及应用、高分子材料学(双语)、塑料模具设计(校企)、聚合物成型工艺学(校企)、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校企)、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原理(校企)、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学(校企)、高分子复合材料(校企)、高分子建筑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计算机再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三维打印技术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绿色建材、新能源、电子电器、汽车、包装、航天航空等系统从事与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领域相关的新材料技术开发与改造、成型加工、材料改性、工艺及设备设计、塑料模具设计、性能检测、教学科研、企业经营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工作。近五年,该专业45%以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考取各级公务员,一次性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洛阳理工学院是河南省唯一同时开办高分子材料方向和复合材料方向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

4、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区,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材料物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光伏材料及组件与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现状,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掌握光伏材料及组件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加工、组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具备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国际视野、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尤其是新能源行业从事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和过程控制,也可以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科技管理和经营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材料物理、物理化学、固体物理、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光电功能材料、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电化学原理、硅材料生产技术、硅材料检测技术、硅片加工技术、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材料、太阳能和锂离子电池实验等课程。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与新能源材料、信息材料等功能材料学科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研发、生产制造与过程管理、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开发与改造、产品营销服务、教学科研等工作。近三届毕业生中,3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并成功考取国家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

5、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区,立足区域性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文与工程素养并重,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材料加工工程、电子技术、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具备焊接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电力以及计算机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械、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增材制造、微电子连接等领域从事焊接工程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技术改造、技术开发、项目管理;具有工程创新创业潜质、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主要服务于焊接技术与工程以及相关专业领域技术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三维建模技术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焊接冶金学、焊接过程传感与控制、增材制造、焊接自动化技术、先进连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面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运输、电力电器、国防军工、能源化工、半导体等行业,在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微电子封装、增材制造3D打印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是洛阳理工学院主要的工科院系之一,成立于建校伊始的1956年。现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器人工程6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中俄合作)1个专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均为河南省一流专业、河南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与“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还是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另外,依托本学院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多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包含5个省级科研平台:河南省复合刀具与精密加工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绿色智能建材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绿色智能建材装备工业设计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建材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业机器人河南省工程实验室;5个市级平台:洛阳市先进制造与刀具重点实验室、洛阳市石化弯管制造与检测装备重点实验室、洛阳市建材机器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建材装备重点实验室、洛阳市机器人科普基地。形成了服务于洛阳各行业智能制造的特色。人才培养贯彻工程教育理念,全面推行OBE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产学研创融合,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机械、建材、汽车等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3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智能制造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5人,其中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6人。教授14人、副教授39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比46.1%。具有博士学位32人,硕士学位62人,硕士以上人员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高达81.7%。曾先后派出教师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核心的学术科研团队和以中青年博士、硕士为骨干的教学团队。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市级项目32项,地厅级20项。近五年来,全院教师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62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66项,制定国家标准3项,引进横向经费600余万元,参加各类国内外学术会议100余次。

智能制造学院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现有实验室面积近6500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00万元。拥有6个实验中心和1个机电创新制作校内实习基地。另外,学院还在省内外建设了2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省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应用型课程3门、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课程思政课程3门;自编或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编出版了特色教材近30部。学院还重视专业内涵建设与研究生联合培养。迄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和车辆工程系为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校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学院入选校级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学院与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智能制造学院目前在校生有3477人。学院重视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各种课外科技与公益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来有200余名同学参加了数十项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或其他学科竞赛,获得国家与省级奖项257项,包括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团体特等奖、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体一等奖、河南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团体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河南省挑战杯团体二等奖等。此外,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度超过80%,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毕业生质量受到了广大毕业生、校友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多年来,学院30%以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考取各级公务员,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7%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

机械类专业(含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四个专业)自2021年开始实施按大类招生,学生进校学习机械大类基础课程一年后,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进入相应专业学习。

机械类专业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在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开展宽口径专业教育,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大类学科基础平台的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程序设计基础、工程图学、职业生涯与创新创业思维、体育等。学生在入学一年后完成专业确认,根据学生自己的志愿和专业志趣,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4个专业中选择1个就读,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后,可获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专业简介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河南省一流专业,河南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与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基础知识,以及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理论与方法解决机械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智能制造、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及装备、电气控制及PLC、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金属材料成型基础。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智能制造与装备制造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智能化方面的产品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也可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河南省一流专业,河南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与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立足洛阳、面向全国行业企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文与工程素养并重,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电子技术、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能胜任模具设计与制造、型材成型及控制、焊接技术与自动化、3D打印技术、微电子技术领域的设计、生产、检测、工程应用、开发及技术管理等岗位工作,能独立承担研究、开发工作;具有获得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职业资格的能力;具有工程创新潜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主要服务于建材、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自动控制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建模软件及应用、逆向工程技术、3D打印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微电子技术及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面向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力电器、国防军工、能源化工、半导体等行业,在模具设计与制造、型材成型及其自动化控制、3D打印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3、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装备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运行管理、机器人编程操作与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三维造型设计、机器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及装备、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单片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电机与拖动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制造与机器人、电子及电器等行业,从事机电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控制、工程设计与开发和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试验测试、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

4、车辆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汽车设计制造及智能控制领域,适应中原经济区,特别是洛阳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科学和车辆工程专业设计制造及智能控制知识,具备国际视野、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的,能在汽车工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汽车设计、制造、试验、检测、汽车制造装备及产品的开发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子与电工技术、机械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电动汽车结构与系统分析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汽车产品其相关领域,从事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检测、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汽车制造装备和产品的开发及汽车运行管理,也可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5、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汽车生产及后技术市场领域,适应中原经济区,特别是洛阳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科学、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工程理论知识,具备国际视野、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能够在汽车服务工程相关领域承担汽车试验与检测、生产管理与服务、营销策划以及保险理赔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电子与电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汽车试验与检测技术、电动汽车结构与系统分析、汽车服务系统工程、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营销与策划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生产企业和相关零部件厂家及汽车产品相关领域,从事汽车及相关产品设计、汽车检测维修、企业生产过程管理、汽车销售服务、汽车评估鉴定以及运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6、机器人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系统所需要的机器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的,具备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设计分析与二次开发能力的,能在智能制造行业,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开发、应用、调试维护,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软件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机器人传动系统设计、机器人控制工程基础、机器人机械工程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微控制器原理及接口技术、ROS系统与应用、感知与传感检测技术。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机器人设计研究单位、生产制造企业以及集成应用公司,从事机器人制造、机器人工作站设计集成、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改造、工业机器人应用及运行管理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

7、机械设计与制造(中俄合作办学,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技术的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专用工艺装备、夹具、量具、辅助工具的设计与制造,机械零件工艺规程的制定、技术管理、科技开发及营销工作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电气工程基础、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加工工艺基础、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制工艺及夹具设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使用机械设备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机械设备制造工艺设计、工装设计、技术改造、设备操作和管理、设备维修和维护以及设备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学生在国内修完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和洛阳理工学院共同确定的全部课程,由中俄双方共同承担教学管理任务,学习期满考试合格后,颁发洛阳理工学院专科毕业证书和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语言证书。愿意继续深造的,且符合出国签证条件的学生,可直接进入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学习一至两年,成绩合格者,可颁发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自动化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南省“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院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2项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高级职称4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洛阳市拔尖人才1人,洛阳市优秀专家2人。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实验室总面积1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462万元,其中学生自主实验室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学生家电维修组已成立三十余年,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三下乡”活动,积极到社区进行义务维修,多名家电维修组成员创业成功。近五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在国家、省级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机器人竞赛、数学建模和英语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3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93项。

专业简介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河南省一流专业,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总目标,依托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与专业素养,能在电力系统与电力装备、电气自动化、新能源开发利用等电气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技术服务和工程管理等工作,并能服务建材行业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分析、供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

就业方向:面向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或者其他工业企业,从事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调度、设计、技术开发、科研等工作。

2、自动化(本科,河南省一流专业,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总目标,培养服务建材行业与中原经济区和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能够在嵌入式应用、自动化系统集成、智能制造等自动化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运行与维护、设备安装调试、产品研发、工程规划与设计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可编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

就业方向: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自动化领域的系统设计、应用开发工作,特别是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系统集成工作,亦可从事相关的科研及技术工作。

3、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辐射全国电子行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具备电路与系统设计、嵌入式技术应用和芯片设计制造基础的,能在电子信息类行业,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设备维护与管理,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半导体物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就业方向:可在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微电子等方向的软硬件产品设计开发工作,亦可在电子信息、通信、软件等行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运行维护、技术改造与管理工作。

4、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区,特别是洛阳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企事业、科研部门从事视觉识别、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决策、系统测试与维护等应用开发工作,或在教育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系统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具备良好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智能信息获取、智能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人工智能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模式识别基础、嵌入式系统设计。

就业方向:可在IT公司及其他大型公司从事智能应用系统工程的研发,可在相关行业领域从事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各类检测、控制系统项目设计与集成工作,可在政府机构、教育机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中心、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及企业的技术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智能化产品设计与开发、各类信息处理、计算机、教学、技术管理、应用部署、产品推广及系统维护等工作。

5、电气自动化技术(中俄合作)(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工业电气设备与机器人等自动化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调速与伺服技术。

就业方向: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服务以及智能制造领域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85年。2007年由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合并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2014年更名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个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53人,教育厅、洛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洛阳市优秀专家6人,10余人获得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专家、师德标兵、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一流课程、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质量工程项目10项。

学院实验中心拥有专业实验室40多个,面积5000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4300余台套,价值3650余万元。其中“物联网工程实验中心”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建有河南省建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服务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农牧智能传感网络系统重点实验室、洛阳市工业互联网智能识别系统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学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53项,省级奖110项;在“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省级奖7项,校级奖36项;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18项,省级奖88项;还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院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是“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鲲鹏产业学院”、“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的第一批合作单位,还与中科院计算所、华为、中兴、科大讯飞、58赶集等知名IT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开辟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渠道,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 

专业简介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符合信息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与应用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具有计算机工程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在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编译原理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行业信息技术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技术支持、教育培训、应用技术研究等工作。

本专业为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通信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现代信息技术产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通信基础理论和通信网络工程知识,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在通信相关行业,从事通信产品生产、制造、设计、研发、运维以及通信网络设计、组网、部署、调试、优化等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相关企业中,从事通信产品生产、制造、设计、研发、运维以及通信网络设计、组网、部署、调试、优化等工作。

3、物联网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现代信息技术产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物联网技术相关领域从事应用开发、工程设计、系统管理及运行维护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识别技术、单片机与传感器、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物联网技术相关领域从事应用开发、工程设计、系统管理及运行维护工作,也可从事相关应用技术研究和教育培训工作。

4、软件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本专业培养符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产业需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知识、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和工程化软件开发方法,具备软件系统开发和软件项目管理的能力,能在各行业信息技术相关部门,从事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技术支持、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研究与教学等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建模技术、移动应用开发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软件行业相关企业或部门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软件运行维护、技术支持、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研究、教育培训等工作。

5、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现代信息技术产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学科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大数据预处理、分析挖掘、可视化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大数据系统运维、数据处理、分析应用实践能力,能够在政府、企事业等单位信息技术部门从事大数据处理、挖掘分析、应用开发、系统运维、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大数据导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Python程序设计、Hadoop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数据导入与预处理、数据可视化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职业素养、大数据项目实践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企事业等单位信息技术部门从事大数据处理、挖掘分析、应用开发、系统运维、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工作。

本专业与中科曙光合作培养,优秀毕业生还可获得由中科曙光推荐到相关企业从事大数据相关工作的就业机会。

          

软件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2010年3月成立,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2021年起招收大数据技术专业,本专业为专科层次,学制两年。
软件学院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办学理念,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建立了融校内教学实践、企业环境实践、顶岗实习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大数据相关产业需要的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
软件学院依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办学,实行一套班子机构,共享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专业简介

大数据技术(专科,学制二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大数据应用领域中的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挖掘、可视化呈现等核心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实操技能,具有运用相关技术、技能解决行业大数据应用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大数据应用研发企业、应用大数据系统的企事业单位、技术支持机构等行业领域,从事大数据系统管理与维护、应用开发、技术支持等工作的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Linux操作系统、Web前端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JavaScript程序设计、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Java Web应用开发、Hadoop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内存计算框架。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氛围浓郁、人才培养优良的育人摇篮,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和原洛阳大学土木工程系于2007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土木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工程造价系、力学直属教研室、中外合作办公室、实验中心、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等部门。开设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建筑与隧道工程3个方向和中爱合作办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5个本科专业,现在校全日制学生3045人。

土木工程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25人,其中教授14人,各类副高级职称47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21人。获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得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洛阳市优秀专家、校级青年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余人次。学院高度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目前拥有双师型教师72人,多数取得了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结构师、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土木工程学院以强劲的势头变轨超车。岩土工程学科获批河南省优秀重点学科;拥有河南省隧道施工与灾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装配式建筑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土木工程结构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省级科研平台、洛阳市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科研平台和三支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和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土木工程系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土木工程专业是河南省“双一流建设试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校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钢结构》课程是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土木工程实验中心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

近年来,学院获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完成省部级教科研项目40余项,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40余项。

土木工程学院教学设施完善,实验、实践条件优越。建有力学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室、给排水专业实验室、工程管理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拥有包括六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岩石三轴仪、多功能岩石力学试验机等多项大型设备,设备总价值2500余万元,结构实验室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学院与省内外30余家大型集团公司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产教融合基地,已形成“教师服务企业、学生参与项目、校企协同育人”的稳定育人模式。

学院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渠道。先后邀请加拿大工程院、中国工程院、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机构的专家学者到我院讲学。土木工程专业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开展合作办学,目前已有多名学生赴阿斯隆理工学院学习。近三年,先后和中铁隧道集团、中铁十五局等企业签订了横向科研合作项目40余项,在地铁施工监测、建筑抗震研究、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技术服务,引进经费1200余万元。

土木工程学院重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定期举办结构设计大赛等各项专业赛事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结构设计大赛、BIM竞赛等赛事中,5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奖励、200余人次荣获省级奖励,在全国广联达杯BIM毕业设计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第一名),在TEKLA全球挑战赛中我校获得中国赛区总冠军,两支队伍进入前四并代表中国参赛。

借助以工程技术加管理素养的复合优势,以及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培养,为土木工程学院各专业的毕业生奠定了坚实的职业发展基础;95%的学生毕业前均能考取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资格证、BIM等级证等专业资格证书。为保障我院的高质量就业,已与中建、中铁、中交等大型央企建立有深度稳定的战略合作用人关系,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就业率、就业质量在第三方调研中均居同类院校前列,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真正践行了我校“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受益”的办学理念。

专业简介

1、土木工程(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取得注册执业(职业)资格的基本能力,能够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在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领域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组织与实施、项目管理与咨询等工作,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具备工程创新意识、团队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法规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设计院所、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公司、工程管理公司、政府建设规划部门等,从事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领域的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技术或管理工作。

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素养,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具备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注册建造师、注册消防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必需的基本知识和素质,能够从事城市(城镇)建设中的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防洪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治理及保护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工程咨询、管理等工作,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水分析化学、水力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泵与水泵站、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质工程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工程施工与组织、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除报考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外,能够在政府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各类勘查、设计院所、科研机构、供排水集团、水务公司、房地产公司、环保公司、建筑工程公司、工程咨询公司、工程监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在满足报考条件后,可参加注册建造师、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等国家执业类资格类考试。

3、工程管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的,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能够在施工、房地产开发、设计、咨询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和咨询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建筑CAD、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工程力学、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结构、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建设法规、BIM技术应用、工程管理软件应用、建筑设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投资、造价咨询等领域和房地产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从事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及相关工作。

4、工程造价(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建设工程领域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全面获得工程师训练,能在勘察、设计、施工、房地产投资与开发、招投标代理、造价咨询、金融等企事业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工程决策分析与经济评价、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控制、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与咨询、工程合同管理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建筑与装饰施工技术、安装工程识图与施工技术、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组织、工程定额原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管理学原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院、政府造价管理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招投标代理、建设项目投融资策划、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工程咨询等工作。

5、土木工程(中爱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国际化专业视野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土木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材料力学、造价与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基础工程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等工作。特别是能够参与国际工程的技术和管理等工作。

        

 

 

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

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核心任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历经60余载的建设发展,学术积淀深厚,学科交叉渗透特征明显,社会基础广泛,培养的毕业生广泛分布在新材料、新能源、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及生物工程等行业。设有环境工程系、应用化学系、生物工程系,基础化学教研室和实验教学中心5个基层教学组织。开设有环境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和生物技术4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和应用化学专业均为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和生物技术均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对应专业。

学院师资队伍力量充实,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8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5人,博士4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52人。教师中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和河南省优秀专家,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和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5人。主持新能源、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20项,获科技成果奖20余项。主编、参编专著或教材10余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270余篇,SCI、EI检索100余篇。

学院实验教学设施完备。设有基础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和生物技术实验中心,建有化工原理、绿色化学工程、污染控制和复杂体系分析检测综合实训平台;建有中水处理站、智能化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大气组分自动监测站校内专业实践基地。拥有等离子体发射-质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TOC测定仪、荧光光谱仪、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等大型仪器设备50余台(套),各类教学科研仪器约1650余台(套),建有“河南省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有机钼(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学科平台,能够满足师生教学和科研需求。

学院以OBE理念为指导,强化质量意识,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融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学院重视产教融合发展,建有校企合作课程12门,与黎明化工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控水务集团等18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与企业联建“同创(洛阳)化学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达化工研究中心”等18个产学研合作平台,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障。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全方位培养、全程服务和全员育人”三全育人体系,建立了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定期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构建“专业基础-专业锻炼-专业提升-专业创新”的“金字塔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以化学知识、实验技能竞赛为基础,学生科研助理培养为锻炼,专业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为专业提升,最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200余名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1000余名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指导学生在SCI期刊《Journal of 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等发表科研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荣获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河南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省级以上荣誉近30项,环保协会被国家环保部授予“优秀学生团队”。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和就业创业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体系,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学校前列,研究生录取率三年来连续位居学校第一。 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麦克思质量报告显示学院毕业生近八成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效果较好,毕业三年后薪酬提升幅度较高,位居学校其他专业前列。

环化学院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承载梦想与希望的地方,加入我们,一起创造精彩。

专业简介

1、环境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掌握环境污染防治、废物资源化、生态修复等专业技能,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项目运营、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并能服务建材行业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环境工程原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后学生可在生态环境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治理工程设计、生态文明项目建设、运营与管理、监测与评价等方面工作。

2、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及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资源综合利用的专业技能,能够在资源利用与开发、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清洁生产等领域从事工程项目设计、技术开发与咨询、新产品研制、项目运营管理、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环境工程原理、分析测试技术、工业生态学、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生物质转化利用技术、废气资源化利用技术、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学生可在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等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工程项目设计、工艺技术研发、规划管理、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

3、应用化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应用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备分析检测及精细品化工领域的专业技能,能够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分析与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精细品合成、技术研发与工艺设计、运营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食品分析、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等行业从事产品分析与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研发与工艺设计、项目运营与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4、生物技术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区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具备生物发酵、生物分析检验及诊断的专业能力,能够在生物技术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分析检验与诊断等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微生物检验、分子诊断学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生物医药、生物制品、食品及大健康等行业企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改进、生物分子诊断与检测、项目运营与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始建于1979年。2007年由洛阳建材工业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和洛阳大学经济管理系合并成立经济与工商管理系,2014年更名经济与管理学院。经过40年的办学积淀,学院学科建设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完备,办学成果显著,教科研成果丰硕,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现有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670人;设有工商管理、经济贸易、旅游管理、市场营销4个基层教学组织;拥有一个“区域经济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一个洛阳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咨询团队,洛阳民营企业研究院、洛阳市应用经济研究中心、洛阳市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三个研究机构。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合理、教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教授6人,副教授27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7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文明教师1人,洛阳市优秀教师2人,学校专业建设首席教授1人,校学术带头人2人,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64人。

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学科建设为支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强化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课程、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多个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学院依托科研平台,通过建设新型政府智库、为企业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服务洛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撰写的《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对策及建议》等调研报告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编制了《河南航空物流发展策略研究》《洛阳市关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体系》《涧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舞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新安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等咨询文件、连续数年撰写《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经济卷)》、两位教师的资政建议被尹弘省长批示、组织师生承担洛阳市乡村振兴村庄规划项目前期的入户资料收集等工作。这些应用性成果提升了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教学研究工作。近5年来,共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7项,出版学术著作14部,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EI收录、ISTP收录论文38篇,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通过科研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显著增强,近3年获全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名,省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名,连续3年3人获校级10大教学能手称号。

学院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近年来频获各类国家级比赛大奖。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3项;连续三年在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总决赛中荣获团体特等奖、一等奖;连续三年在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获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致教杯”跨境电商创新实践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商谈赢家杯”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团体一等奖;除以上获奖,还参与获得海峡两岸大学生营销模拟决策大赛国赛一等奖、“国泰安杯”全国营销模拟决策大赛团体一等奖、第五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获二等奖、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亚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等荣誉。

学院重视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到境外高校交流学习。结合专业特色,丰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实习实践教学,积极进行校企合作,与永辉超市、南京绿地洲际酒店、洛阳市网商协会等20多家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流向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水平、吃苦耐劳精神和继续学习能力等给予了充分肯定,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踏实、肯干、能吃苦;学生综合素质比较全面,适应能力较强、协作精神好;动手能力与创新、创业精神强。

专业简介

1、工商管理(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高校特色专业,河南省教学团队,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企业家基本品格、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能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与ERP、公司治理、创业学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和中外工商企业、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中从事经济管理、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在国内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到国外高校深造学习。

2、国际经济与贸易(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以及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备熟练使用1门外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企业和金融机构从事涉外业务等相关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国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商务英语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海关和商务局及政府涉外经济部门、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或在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三资企业以及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部门,也可以在政府或者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经济类等工作。

3、酒店管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高端酒店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旅游与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国际化酒店管理知识与实操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国际连锁品牌五星级酒店、酒店管理集团、商业地产、健康养老、高端餐饮等现代服务企业,以及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服务、运营及管理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服务营销学、旅游目的地管理、酒店运营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客户管理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世界500强酒店企业、商业地产、航空服务、医疗康养等高端服务行业从事业务运营、营销策划、产品开发、人力资源、电子商务、行政管理等领域的中高级管理工作;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在中等旅游学校从事行政管理或教学科研等工作。

4、市场营销(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市场营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现代营销理念,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能够在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营销及营销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统计学、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

就业方向:可在工商企业、政府事业部门以及各类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拓、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

5、电子商务(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互联网经济、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电子商务组织与运营规律,具备电商运营、电商视觉营销设计、电商数据分析、网络推广与互联网应用等能力,能够在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产业管理咨询或者企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管理岗位群下的电子商务规划、电商平台运营、商务数据分析、网络推广、视觉营销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电子商务概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营销、电商系统分析与设计、视觉营销设计、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分析方法及工具、电子商务组织与运营等。

就业方向:可在政府行政机构、事业单位从事电商产业管理、规划、咨询;工商企业从事网络市场调研、电商方案企划、电商平台运营、商务数据分析、视觉营销、电子商务网站运维及网络推广等工作。

          

 

会计学院

会计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至1979年的洛阳建材工业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和1980年的洛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办学思路清晰,学科及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力量雄厚,实践教学条件优越,办学成果优秀。目前,会计学院在校生近2400人,毕业生专业能力突出、就业领域与就业前景广阔,历届毕业生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杰出校友辈出。

会计学院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本科专业。会计学院下设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与信息化三个教学系和一个会计实验中心。

会计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高质量、层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5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1人,博士4人,硕士43人,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9人。拥有会计学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资格或有在企业财务部门实际工作背景的“双师双能”型教师35人,其中,注册会计师6人,注册税务师3人,注册资产评估师1人,会计师7人,统计师、理财规划师、金融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律师各1人;应用型专业带头人3人。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优良。校内会计实验中心拥有两个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两个会计信息化实验室、财务管理模拟(ERP)实验室和VBSE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中心,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和财务管理模拟(ERP)实验室拥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税收、财务决策、证券投资、ERP电子沙盘等实训教学软件,能够满足会计学科全方位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VBSE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中心提供会计学科业财融合实践教学项目。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协同育人,与洛阳市主要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十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应用型教材、协同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联办专业竞赛等全方位合作。

会计学院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各专业和层次的培养方案,2019年启用应用型特色更加鲜明、融合快学科发展最新趋势的新版培养方案;2018年,立项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财政学》,《中级财务会计》建成应用型课程;通过验收的校级精品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多门主要课程;网络课程有《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校级主干课程涵盖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15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

会计学院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以科研和教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会计学院拥有两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洛阳市投融资研究中心、洛阳市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以及两个校级研究所——会计研究所、投融资研究所。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都有了提高。共完成教科研课题近300项,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4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近150篇,全文收录的有150余篇,专著12部。

会计学院组织学生广泛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在历届“挑战杯”大学生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重大赛事中,广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在专业竞赛方面,学院积极组织有知名企业冠名的财务决策、ERP模拟、创业营销等赛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会计学院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导向,贯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思想,加强与不同地区、行业、企业的就业合作关系,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研究生考取率超过15%。学院多次被学校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风建设先进集体” “硕士研究生考试工作先进集体” “专升本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会计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奋进、努力工作,先后被学校授予“文明单位”、“文明标兵单位”、“行风评议先进单位” “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专业简介

1、会计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特别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诚信品质、较高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会计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会计及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概论、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职业道德。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制造业、服务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及政府、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实务工作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

2、财务管理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特别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诚信品质、较高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财务管理职业道德,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及管理、经济、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金融学、税法、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投资学、财务分析(双语)。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制造业、服务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及政府、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会计、税务、审计等实务工作或相关经济管理等工作。

3、审计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特别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诚信品质、较高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审计职业道德,系统掌握审计以及经济、管理、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社会审计组织从事审计及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基础、内部控制、成本管理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税法、内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法规与审计职业道德。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制造业、服务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财务代理公司、财务咨询公司、投资公司,及政府、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审计、资产评估、会计、财务管理等实务工作或其它相关经济管理工作。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创建于1986年,前身为洛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07年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相关专业合并组成。目前艺术设计学院设置5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设计学院目前在校生人数有2154人。教职工8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62人聘请多名由企业专职设计师组成的外聘教师队伍。艺术设计学院有多名骨干教师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一支学有专长、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朝气蓬勃的教学科研队伍。

艺术设计学院强调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市场与文化的结合,以多专业平台支撑专业建设,现建设有省级优秀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市级重点科研平台1个,市级实训平台1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校级示范专业2个;是河南省装饰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单位;2个市级行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依托市重点社科研究基地“艺术设计研究中心”把握艺术设计前沿的研究成果,艺术设计学院是“河南省装饰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秘书处单位,是“洛阳市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和“洛阳市设计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建立“洛阳市文化创意产业实训平台”,多专业平台汇聚了众多企业和专业设计师的力量,为我院应用型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注重国际合作办学与国际交流,邀请英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专业教授来我院讲学,并与韩国映像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等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与国外大学开展交换生培养项目。

艺术设计学院位于洛阳理工学院九都校区,地处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现有教学场地15640平方米,68个专业教室全部建成多媒体教室;校内实验实训室22个,实验室面积近1500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价值743万元;校外实习基地24个;拥有艺术展览馆500平方米;可容纳220人使用的学术报告厅和150平方米;文创孵化园500平方米;并配备有艺术书库、专业图书资料室。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艺术设计学院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较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的摇篮。学院设立了17个专业工作室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选修课,建设创新团队,分别是:品牌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环境设计工作室、文创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玉雕工作室、文字艺术与金属工作室、手工艺创作工作室、数字工作室、有木设计工作室、油泥实训室、剪纸工作室、插图工作室、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乡村民宿规划设计中心、文化创意产学中心等,旨在培养学生多元化的专业能力,学生专业素质高,众多在校生作品在设计和美术大赛中频频获奖。艺术设计学院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在全国各地从事广告设计、数字媒体、产品设计、品牌与包装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美术教育、展览策划等工作,成为艺术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以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专业简介

1、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类,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注重设计思维,能够在本专业领域进行问题分析判断,提出解决方案,熟练运用专业设计工具和技术,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和基本的工程素养,有较强的设计研发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策划管理能力,具备自主创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形式基础、影像技术、材料与工艺、传统艺术与设计、计算机图形(AI+PS+C4D)、文字设计、创意思维与表现、设计调研与策划、插画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出版物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设计、信息图形设计、UI设计、导视系统设计、衍生品设计、旅游与文创产品开发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相关行业、文化传媒行业、时尚品牌行业、艺术设计教育及研究单位、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以及其它相关机构,从事品牌设计、广告设计、插画设计、UI设计、包装设计、文化创意以及综合设计、设计策划、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及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等工作,可以在文化传播、设计公司(部门)、专业院校等单位就业。

2、环境设计(艺术类,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注重设计思维,能够在本专业领域进行问题分析判断,提出解决方案,熟练运用专业知识体系、设计工具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和基本的工程素养,有较强的设计研发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策划管理能力,能够在环境设计领域相关行业、文化传媒行业、艺术设计教育及研究单位、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以及其它相关机构,从事综合设计、设计策划、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及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等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形式基础、建筑基础、透视表现技法、空间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SU+LU+3D+VR)、数字建构技术与应用、设计工程成本控制、家具设计与制作、住宅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室内软装设计、园林艺术设计、酒店空间设计、展示设计、商业街区规划与设计、村落改造规划设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专业设计公司(部门)、专业院校及设计研发单位,在室内环境、建筑及其外部环境、展示、陈设、家具、照明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策划、开发、管理、教学等工作。

3、产品设计(艺术类,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产品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注重设计思维,能够在本专业领域进行问题分析判断,提出解决方案,熟练运用专业设计工具和技术,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和基本的工程素养,有较强的设计研发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策划管理能力,能在产品设计领域相关行业、文化创意行业、智能制造行业、艺术设计教育及研究单位、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以及其它相关机构,从事综合设计、设计策划、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及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等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形式基础、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AI+PS+CAD+ RHINO+KEYSHOT)工业设计史、设计心理学、产品透视与速写、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产品结构设计、人机工程学、综合材料模型制作、产品外观设计、产品改良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生活用品设计、电子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智能产品设计、交互产品设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专业设计公司(部门)、专业院校及研发单位,从事产品外观设计、产品改良设计、产品创新设计、产品交互设计、产品设计理论研究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策划、教学、管理等工作。

4、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类,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注重设计思维,能够在本专业领域进行问题分析判断,提出解决方案,熟练运用专业设计工具和技术,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和基本的工程素养、有较强的设计研发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策划管理能力,能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相关行业、文化传媒行业、艺术设计教育及研究单位、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以及其它相关机构,从事综合设计、设计策划、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及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等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形式基础、速写与透视、数字图像技术、数字插画创作、分镜头设计、数字影像(摄像、非线编技术)、数字特效与合成、虚拟现实(模型、材质、灯光、场景、动画)、动态图形设计、数字交互设计、数字短片创作、影视广告创作、UI设计、移动终端交互设计、网页设计与脚本程序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专业媒体公司(部门)、专业教育培训机构、研发设计单位,从事数字插画、数字绘本、数字影像、UI设计、网络动画等方面的策划、创作、设计、开发、教学等工作。

5、美术学(艺术类,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美术学专业人才,系统掌握美术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创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素养的,能在文化产业领域从事美术创作、展览策划与管理、美术基础教育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素描、基础色彩、水彩、人物素描、版画基础、书法与篆刻、超写实绘画创作、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艺术市场管理与策划、专业人物写生、专业技法训练、专业写生、专业考察、油画专业方向课程、中国画专业方向课程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文化、艺术、传媒、设计、展览及学校等美术相关领域从事美术创作、设计、培训、管理、策划、运营、美术教学等工作,也可选择进一步学习深造。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80年,曾先后开设应用英语、文秘英语、英语教育、经贸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科专业。2008年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已有9届毕业生,共1932名,目前在校生1075人。2014年外国语学院获批开设翻译专业,2016年获批开设商务英语专业,2020年获批开设俄语专业。

外国语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设有英语系、商务英语系、翻译系、大学外语第一教研室、大学外语第二教研室及外语实验中心等六个教学机构。拥有4个科研机构:洛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对外宣传翻译研究中心;校级研究机构——语言服务与翻译技术研究所;院级研究机构——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和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俄语。

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1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有7人,在读博士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65人;教育部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校级“十佳教师”2人,校级教学能手9人;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获得者10余人次,省级微课大赛获奖20余人次。

外国语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严谨务实,勇于创新,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学院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为宗旨,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本着“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培养理念,充分发挥“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坚持以突出实践与创新为重点,坚持内涵式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

围绕学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外国语学院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目前拥有各类语言实验室24个。其中,语音实验室13个,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4个,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协同创新语言实验室1个,大学英语可视化智慧网络实训室3个,多用途跨文化交际实训室1个,国际商务职场情景模拟实训室1个。

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十分重视科研理论水平的提高,努力以科研促教学。学院不断举办“洛阳理工外语论坛”、“洛阳理工外语沙龙”及系列专题讲座等学术活动。近年来,围绕“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际”等四个方向,积极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完成省部级教科研项目41项,地厅级教科研项目343项,发表论文495篇,其中在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4篇,出版论著、译著、教材、教辅材料和工具书56部,获得省市级教科研成果奖150项,其中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同时,学院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我院师生先后为“河南省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论坛”“2018洛阳世界古都论坛”“2019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2020年首届“一带一路”(洛阳)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等提供翻译和志愿服务,受到高度认可和好评。

外国语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想建设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将校园文化活动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打造校园文化亮点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外国语学院注重教学质量提高。近年来先后有多名应届毕业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部分学生考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外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英语学科竞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连续获得专业组特等奖。

专业简介

1、英语(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英语语言基础扎实,掌握宽广中外文化知识、必要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应用技能,具备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在文化、教育、新闻、外事等行业从事管理、教学、编辑、翻译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英语演讲与辩论、英汉互译(笔译)、英汉互译(口译)、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导论。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文化、教育、科研、旅游、外事等企事业单位承担与英语相关的教学、翻译、涉外文秘、涉外旅游、对外文化传播、外交、外事、外宣等工作。

2、翻译(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英汉双语基础知识,掌握丰富百科知识、翻译理论知识、具备娴熟口笔头表达能力、双语转换翻译技巧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创新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能在外事、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从事口笔译及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演讲与辩论、跨文化交际、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翻译概论、英汉笔译、汉英笔译、联络口译、专题口译、交替传译、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翻译技术、翻译项目管理、旅游文化与景点翻译、新媒体翻译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商务、科技、出版、旅游、文化交流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从事口笔译、翻译教学及管理工作。

3、商务英语(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英语基本功,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较强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良好人文与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商务素养、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能在外贸、电商、建材、教育、旅游等行业从事国际商务、翻译、外事、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口译、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跨境电商实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金融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商务管理公司、涉外旅游、涉外酒店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营销、经贸文秘、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导游等工作。

4、俄语(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俄汉双语基础知识、较好的俄语文学知识、丰富的中外文化知识和基础百科知识,具备良好的俄语人文、经贸和科技文献阅读及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能在文化、教育、新闻、外事、外贸、生产企业等行业或部门从事与俄语相关的翻译、教学、研究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俄语、中级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俄语听力、俄语口语、俄语理论语法、俄语写作、俄汉翻译、汉俄翻译、俄罗斯文学史、旅游俄语、科技俄语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文化、教育、科研、旅游、交通运输、能源、环保、外事等企事业单位承担与俄语相关的教学、翻译、涉外文秘、涉外旅游、对外文化传播、外交、外事、外宣等工作。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1980年,现有3个本科专业,即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工作。现有1个省级试点专业集群:文化创意专业集群;1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1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古都文化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1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批校级重点培育学科、特色专业、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校级主干课程和网络课程。有3个洛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洛文学与河洛方言研究中心、河洛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1个专业社会服务机构:洛阳市致能社会工作服务社。有2个校内实验中心:新闻学实验中心和社会工作实验中心。在校外建立了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二程文化园、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洛阳广播电视中心、东方今报洛阳站、腾讯大豫网洛阳站、上海闵行区吴泾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郑州市金水区尚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洛阳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2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风优良的教育教学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4人;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41人;有国外培训经历的教师8人;有记者证、网络编辑师、摄影师、社会工作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资格的“双师双能型”教师46人。中宣部启动的新闻单位与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人员互聘“千人计划”6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人,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1人,洛阳市优秀社科专家2人。
学院注重政产学研结合和社会服务工作。科研成果突出,近年来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公开发表期刊论文300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课题50余项,荣获省部级奖项10余项。
学院以学生社团为依托,通过建立学生学术导师育人机制,通过五四青年社、社会工作协会、光影微剧社、洛风诗社、红蓝原创动漫社、华章汉服社等社团、利用院刊《新绿》、洛阳致能社工网和洛理社工公众号、开元微观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奖励40余项,5次荣获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和优胜杯。鼓励学生考研,考研通过率22.7%,年终就业率96.6%。建院40多年来,培养了一批适应社会需要、受到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文社科应用型人才。
1.汉语言文学(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洛阳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突出的文化宣传、办公事务及书面、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新闻媒体及其他文教科研机构从事编辑出版、创作评论、公关文秘、创意策划、文化宣传、教学研究等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基础写作等课程,并通过河洛文化、文化创意导论、秘书理论与实务、文案策划与写作、新媒体写作实践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新闻媒体及其他文教科研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创作评论、公关文秘、创意策划、文化宣传、教学研究等工作。
2.新闻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的政治立场,掌握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具备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能在新闻传播、编辑出版、策划营销、媒介管理和文化创意行业,从事信息采集、内容制作、传播推广、新媒体运营、宣传策划、广告公关工作,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原理、传播学概论、视觉传播原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广告学概论、网络传播学、摄影、多媒体技术应用、摄像、融合新闻学、数据新闻、音视频内容制作、新媒体策划运营、多媒体作品创作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也可以从事融媒体产品制作、数据可视化产品制作、新媒体运营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音视频产品制作、文化产业创意策划等工作。
3.社会工作(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紧缺型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即具备成熟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熟悉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保障等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实务能力,了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政策法规,掌握社会调查、社会统计、服务项目策划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具备开拓精神与创新能力的能够从事实际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软件应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质性研究方法、社会保障概论、社会统计学、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项目策划与评估、社会组织管理、社区治理、多媒体技术运用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开设有专业认知实习、社工文化节、专业机构实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创意项目策划等综合训练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司法、街道办事处等政府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组织,社会福利、社会服务与公益服务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行政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项目策划与设计、社会调查与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到学校、医院、民办非企业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管理、咨询辅导等工作。

 

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简介

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是洛阳理工学院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和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专业学院。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已经走过30多年全日制师范教育的办学历程。
学院秉持“顺天致性、德才并举”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洛阳及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建设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师范类和艺术类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科专业体系,形成就业导向型、产教融合型办学新格局和“教音互补、学用贯通”的办学特色。
学院现开设有学前教育、音乐表演2个本科专业和小学教育、心理咨询2个专科专业,在校学生1967人。2021年招生专业为学前教育和音乐表演2个本科专业。升本以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5000余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20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8人,高级职称占比39.34%;博士5人,硕士37人,硕士以上教师占比68.85%;“双师双能型”教师48人,占教师总数的78.69%;有河南省优秀教师和优秀专家4人。
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拥有学前教育五大领域实验平台、音乐教学训练中心、舞蹈教学训练中心、表演剧场、小型演艺中心、心理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高清微格教室等30多个实验实训场地,建有20多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与平台。
学院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构建以产教融合为主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贝壳金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创思教育集团、洛阳航星幼儿园、河南三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开办“企业订制班”,推行教师交流互聘制,形成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共育、知行合一”、音乐表演专业“训赛相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连续37年参加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近年来,在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技能比赛、河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各类大赛中荣获奖励60余项,2020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技能比赛团体奖。
学院重视应用型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社会服务,学院教师多次被邀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地进行艺术交流和演出。近3年来,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主持完成地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4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19项;地厅级以上获奖项目48项。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举办公益演出,组织专业比赛等活动,并与上海戏剧学院、韩国映像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开展交流合作,互派师生研修交流。
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优化思想引领、道德实践、学业帮扶、困难资助、就业服务机制,通过广泛深入的文明创建、志愿活动、文化熏陶和社会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对口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5%以上。
目前,学院正以昂扬的姿态全力打造特色品牌,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音乐艺术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学院而努力奋斗!

专业简介
1.学前教育(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学前教育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较高的教师素养和艺术素质、较强的保教能力和学习能力、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热爱幼儿,热爱学前教育事业,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学前教育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幼儿园游戏、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钢琴基础、声乐基础、形体舞蹈、学前儿童舞蹈与创编、儿童美术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中型幼儿园、早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从事教育工作、幼儿园学习项目策划及相关管理等工作。
2.音乐表演(艺术类,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音乐表演专业的审美规律和基础理论,独唱、独奏或以合作方式参与音乐表演的相关技能和知识,具备音乐表演、社会音乐教育和社团音乐组织管理等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中小学校、文化馆、以及群众日常音乐文化生活场所或社区等,从事音乐表演或组织管理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器乐、舞蹈、合唱与指挥、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重奏、曲式与作品分析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文艺团体、党政机关、中小学、专业教育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声乐、器乐、艺术管理、声乐、器乐教学和研究等工作。